校友总会联络方式

微 博:新浪微博

地 址:福建省泉州市城华北路269号

邮 编:362021

电 话:0595-22693950

传 真:0595-22692655

Email:xyh@hqu.edu.cn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校友刊物 -> 《情系华园》 -> 情系华园(第四辑) -> 正文
菲华“最优秀校长”吴志超:华大是我华教生涯的重要转折点

菲华“最优秀校长”吴志超:华大是我华教生涯的重要转折点


“在华侨大学两年的学习,是我36年华文教学生涯极重要的转折点。”菲律宾资深华文教师、怡朗新华学院校长吴志超如此定位母校华侨大学给予自己的深远影响。

1986年至1987年,受菲律宾爱国侨领陈永栽先生资助,吴志超前来华侨大学学习。正是这两年的汉语学习,为他日后在菲律宾推行华文教学改革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吴志超是菲律宾第三代华裔,祖籍福建泉州,妈妈、哥哥都是菲律宾老华校——华商中学的华文教师。受家庭影响,他从小开始学华文,阅读了《三国演义》《水浒传》连环画等大量的中国书籍,听到很多关于中国长征等的故事,“被这些故事和书籍深深吸引,对中国这方遥远而又神秘的土地充满向往”。后来,他也开始在华商中学兼职,从事华文教学。

二十世纪七八十年代,菲律宾政府“菲化”华文教育,再加上长期以来,华校将华文当作母语即“第一语言”来教学,华文教材陈旧,教学方式老套,菲律宾华文学校减少,华文普及水平大大降低。

这引起了海外华侨华人的担忧,纷纷呼吁“抢救”华文教育。1986年和1987年,陈永栽先生率先资助两批华裔青少年到中国修习汉语,鼓励菲华下一代从事华文教学。吴志超毫不犹豫地报了名,成为首期18位学员之一。

正是在华侨大学,吴志超接触到了最前沿的“华语第二语言教学”理念、对外汉语教学方式、对外汉语教材……“直觉告诉我,菲律宾华文教学不能再维持现状,至少现有的课本必须扬弃。”

吴志超猛烈地意识到了菲律宾华文教学的危机,开始如饥似渴地吸收知识,寻求“拯救”的方案。在华侨大学,除了课堂学习,他研读了中文系本科班所有的教材并旁听有关课程,还常常“泡”在校内的新华书店,阅读大量的课外读物。“中文系本科教材是学校为了帮助我提高汉语水平,特意免费提供的。”时至今日,吴志超依然相当感激。

“他的中文基础是班上最好的,学习很认真,对华文教学有一股激情和强烈的使命感。”吴志超当时的班主任、文学院退休教师许绿翎对他印象深刻,她回忆,吴志超在校时还特意买了一台老式中文打字机回国,以便为学生印刷阅读材料。

两年的学习很快结束,吴志超回到华商中学,向校方大胆提出采用新教材、进行教学改革的建议。“在华大积累的知识,给了我义无反顾推动华文教学改革的力量和勇气。”他说。

但在一所老华校,推动改革阻力之大显而易见,吴志超1995年选择了离开。1998年,他被引荐到正处于“拓荒期”的华商中学分校担任负责人。

正是在这里,吴志超进行了大刀阔斧的改革。他坚持以菲华社会通行的沟通语言闽南语为主要教学语言,改“以传统的知识传授为主”为“以语言技能训练为主”,自编华文教学讲义,要求学生每天听写、考试等等。在高标准、严要求下,改革的效果很快显现。很多学生开始可以开口说中文,学生成绩追上甚至超过了总校的学生,甚至有学生特意从总校转学到分校。

2004年,在许多学生家长的支持下,吴志超创办了新华学院,更加大胆、从容地践行其华校办学理念。

创校伊始,他就坚持学校要高质量、高标准、高要求、高效率:小班教学;将菲律宾通行50分及格线调高至75分;每天随堂测试,有周考、月考、期末考等,期末考试不及格将被“留级开除”;小学六年级必须通过HSK(汉语水平考试)三级才能毕业……“这些做法当时在怡朗教育界无一不是‘破天荒’‘令人不可思议’的举措。但是经过近十几年的实践来看,教学质量得到很大的提升。”吴志超笑着说。

华文教学方面,吴志超提出了“以汉字为基础,以阅读为中心,听说写围绕阅读展开”的教学理念;提出了“先教会学生认字,再从汉字出发,组成词汇,由易到难,再组成句子,最后达成阅读”的华文课程教学原则,从而破除了传统菲律宾华文教学“死记硬背”“老师念,学生跟着读”的弊病。没有合适的教材,吴志超就自编或者改编华文教材,主编了《基本词汇表》《常用例句库》《实用词汇》等辅助教材……

创办短短几年,新华学院办学成绩斐然,在怡朗社会产生了重要影响。2011年,学校从菲律宾百余所华校中脱颖而出,入选中国国务院侨务办公室颁发的第二批海外“华文教育示范学校”,而同批入选的其他六所学校都至少有半世纪的办学历程。近年来,在怡朗全市统考中,新华学院也稳居私立学校第一宝座,可与当地最好的公立学校媲美。

而吴志超,也被授予菲律宾华文教育界“最优秀校长”等荣誉称号。

(原载于2018年5月29日第915期《华侨大学报》)